身為國立編譯館教材的最後一屆學生,對於從課本上所學得的台灣本土歷史
是相當有限的。就連男主角吳湯興這個名字,我想了好久才覺得這個名字真
耳熟,才想起當時課本上確實有提過一小段。(真是對不起這些前輩 >_<)
至於事件本身當然是更陌生了。至於戲中是不是醜化了滿清,或是美化的日
本,我想,歷史正是這樣一體的兩面,歷史是人創造的,史書也是人寫的,
只有觀看的角度不同,從來沒有真正客觀的描述。


西元1895年,十九世紀末,在劇中所說的甲午戰爭,滿清戰敗後賠款並割讓
台灣,更不提在這之前的更多爭戰、割地與賠償,滿清早已經厭厭一息,十
多年後年滿清便被國民黨推翻了。中國大陸的風雨飄搖,一海相隔的台灣島
其實是有點與世隔絕的優閒。丘逢甲的一封詔書,讓秀才吳湯興從此接下台
灣島的抗爭領袖一職,這部份其實也是暗中說明了,官派的將領從此將正式
撤出台灣。身為滿清秀才的吳湯興、姜紹祖與徐驤,自然想為國家或是家園
盡一己之力,也因此吳湯興始終相信京城會加派援軍,然而大陸之遙,中國
之大,滿清的搖搖欲墜在當時並不是那麼眾所週知或是理所當然的。否則吳
湯興的夢想便不會只是想當個老師,徐驤也不會只是開武館。直到日軍壓境
,危機的齒輪才轉動了起來。

傳統三合院中駐紮著日本軍,亂世中的不和諧。


片中的日軍被描述得仁慈嗎?我不覺得,在戰爭中哪有什麼仁慈可言。手刃
射殺不認識的人仁慈嗎?拋家棄子去當義軍的男人仁慈嗎?就連賢妹最後的
自盡,對她的孩子而言仁慈嗎?而日軍若真仁慈,能久親王在聽說婦女也參
與起義後,又豈會下令施行『無差別掃蕩』?不管女人或是小孩一率殺雞儆
猴。在一開始能久親王與軍醫森林太郎的對話我覺得很有意思。他們說著台
灣的美,說著滿清一定很捨不得這塊土地,接著能久親王說:「不知道櫻花
在這裡會長的如何?」軍醫則回說:「若是移植野生的山櫻,應該會長的很
好。」正因為割讓給日本了,即便台灣與日本的自然環境相差千里,久能親
王還是希望能在這片淨土染上大和民族的色彩。野生的山櫻似乎也在說明這
塊土地的人民,與日本這個內地還是有所差異的。(當然也可能是我想太多
,人家軍醫可能只是單純用他的科學常識在給建議而已 XD)能久親王在病
重時嘴裡嚷著仍是家鄉的櫻花;而軍醫的日記描述得浪漫,其實才是最大的
殘忍與諷刺。那段「在河邊遇到一群村婦在染布,由衷希望戰火不要破壞這
裡的平靜。」殊不知他牽著馬悠悠的到來,對賢妹這些婦女而言已經是最大
的震撼了。

能久親王劇中有一段在涼亭中痛苦的說著:
「我在書上所讀到的地獄,竟然要在我
的手中實現。」
當時軍醫就站在他身後,我總覺得他就要從後面抱上去安慰親王了 XDDDDDD
我一直覺得這兩個人很曖昧... XDDDDDDD



日軍的最大挫敗不是義軍而是霍亂熱病。
(讓我想到世界大戰的結尾...囧 「...他們敗給了小小的微生物...」)
不過這兩個小兵臨演真是讓我差點噗嗤....
中間那個有台詞的,在軍醫還在前景講話時,他在後景就在使眼神跟伸手,
要軍醫騙他的母親說他是戰死不是病死。
我知這應該是很感人的,但這兩個臨演,該怎麼說,不太自然啊 XDD
其實應該讓他微弱喊著軍醫就好,先翻白眼看了軍醫背影再伸手實在很怪,
人家明明就背對著你,戲作太多了啦 XDD



滿清又真的差勁無能嗎?以當時滿清的狀況,其實也是。也因為這樣,對這
些不管是廣東還是廣西來的官兵們,保住滿清大陸才是當務之急。更別說他
們的家在對岸。台灣已經割讓了,日軍也前來接收了,面對這樣已經底定的
局勢,他們又能有什麼理由可以留下。而吳湯興提及他的父親正是從大陸過
來的,可是卻在他小的時候拋下他們自行回去了。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台灣
對當時的滿清而言,我想是一種「南蠻」的印象。(我想越遠離北京越是)
對於從小生長的家在大陸的人而言,在台灣的停留都只是過客,而不管是經
商或是為官,最終都還是希望可以飛上枝頭往京城去。這也是吳湯興與他父
親不同的地方,因為他生在這長在這,對彰化這片土地的感情是深厚的,對
他而言這是唯一的家,又何嘗沒有不去守護的道理。所以與其說電影在指責
滿清人都在落跑,還不如譴責吳湯興的爸是不負責任的男人 XD(就跟很多
其他戰爭一樣,軍隊到哪邊,軍人就跟當地女孩談戀愛,播了種後軍隊就撤
離了,留下不少單親媽媽)

堅毅的吳老太太。
丈夫遠走回到故鄉,唯一的兒子戰死,媳婦也隨他而去,一個宅子裡只剩婦孺。
就像姜老太太對滿妹安慰說:「有我在,有我在。」
非撐起來不可,雖然他們一去不返,日子還是要過。
有時女人能擔的重量或許比男人更多。


這幕在電影裡好像沒出現,但我蠻喜歡的。
只剩下女人持家的故事,在金門好像有也發生過。

當初這些台灣的民兵對於滿清最深的感受我想就是遺棄。雖然這麼說並不完
全正確,畢竟日本是正式擁有台灣的。我想關鍵點就在於,吳湯興三人都是
秀才,他是在接受滿清八股文政策下所考取的秀才,對於滿清政府是有一定
程度的忠誠,也因此才會深信泱泱清廷會前來支援,也因此認定前來的日軍
是野蠻的『倭寇』。土匪林天霸或許正是一個對比。他因為英妹的一句:「
他們要踏上我們的土地,要我們改名字。」而前去支援吳湯興一行人。中途
對於吳湯興的計劃僅是撐到官府的人來而不滿,中途分裂。在劇末他對吳湯
興說:「我不像你們讀書人。」兩人同樣希望驅除外侮,動機上或許還是有
些微差異的。劇末吳湯興一把割斷了辮子,一是要賢妹將此但代作他埋入墳
中,二則是他不再對滿清有所期望。割斷代表滿清的辮子,正是一種對清廷
絕望的象徵。

溫昇豪這造型還真帥!(小聲:個人覺得他時裝反而沒劇中好看 XDDD)


小土匪瀕死,為了不讓他受苦,湯興代天霸解脫了他。
戰爭的殘酷不僅是雙方的殺戮,還有面對同伴的死亡卻束手無策....。



自家的資源支撐著這批義勇軍,在如此缺乏的後備之下,他們所能做的只有
保衛這個家園所在的小城。朋友對我說,他覺得打仗還可以跑回家很不合理
。我倒是覺得對這樣的民軍而言在正常不過了。必經他們不是官兵,沒有充
足的武器或是糧餉,更沒有受過軍事訓練,也沒有遠大的收復台灣的指令。
支撐著他們的是對家園的愛,也因此他們只能在彰化做游擊戰,畢竟他們一
生或許都沒離開過彰化,又如何能長途跋涉與日軍交戰呢?運用自身的優勢
才是民軍最主要的目的。片中姜紹祖深夜回家找妻子滿妹,其實也更顯示出
了民軍的心理壓力,尤其紹祖才十九歲。一輩子都在種田的農民,要如此操
起刀,拿起槍用生命與裝備精良的日軍近身相搏,即使是職業軍人都不見得
不害怕。不時回村落歇息補充糧食,回家見見妻子孩子,其實也是對心靈上
的撫慰。

紹祖與滿妹。
兩個人很像小情侶,敢字營誓師時,
滿妹在一旁擔心落淚,紹祖還有心情對滿妹揉眼睛開玩笑...



姜紹祖張書豪飾演。
演技其實有些青澀,但這樣的青澀用來詮釋19歲的小夥子,我覺得含蠻有加分的。
家境小康的紹祖妻子即將臨盆,卻憑著一股年輕人的激昂與熱血投入義軍行列,
在吳湯興與徐驤之間是有些傻氣與天真的,或許也是如此在會中了日軍甘蔗田中的陷阱。
也或許是這樣的耿直,身為戰俘寧死也不屈。


在看預告時,我以為這是著重在當男人出去征戰時,客家庄女人的故事,沒
想到是一半一半。也因此整部片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很多面向都是點到為
止,不管是義軍的奮勇、客家女人的堅韌或是乙未戰爭慘烈。不過我倒是很
喜歡客家婦女抓到土匪把他綁起來痛揍那段! XD 有個太太還用踢的,有夠
狠。以及賢妹的當家模樣,蠻帥氣的。其它像是女人們下田耕種、染布、推
糧草;吳家與姜家老太太的一肩承擔整個家族的責任與悲傷,我是覺得都還
可以再更深入一點。劇情中賢妹與土匪天霸的那部份,我不曉得這部份是不
是史實,如果是加寫的,我覺得蠻多餘的。當然我能理解這是用來加強湯興
與賢妹的堅貞情感,好為最後的婦隨夫去而鋪路。但這個梗到了最後營地這
段,才真正爆開,讓賢妹與天霸再次相遇,天霸不僅還情繫著當年的小姐,
而賢妹也憶起此人,然後湯興再奮而揍天霸一拳。看到這段我就在想,都兵
臨城下了還在兒女私情啊? <囧>

從這個開場就也可以看出客家人的勤奮,以及客家女人的勇敢。


加入土匪營的英妹。
賢妹對外不敢說英妹自願留下,編造了她上吊自殺的謊言。
多年後為了解救夥伴,英妹的口音還是露出馬腳。
英妹最初因為「失去貞潔的下女回去會被打死」為由而留下,
之後卻在土匪窩中混出一塊地。
對那個時代的女人而言,英妹也是相當有勇敢的,
然而,貞操觀念對女人的桎梏卻也如此強大,竟是一種橫豎都是死的壓迫。



其實這段三角關係我ㄧ方面覺得,有沒有這麼巧啊,都是同一個土匪!
另一方面也想,也不是不可能,畢竟當時也沒多少人,地方也小。
只是,土匪不是應該到處跑嗎?怎麼會在同個地方待這麼久...
而且都這麼多年,還忘不了一面之緣的女人,作為一個土匪好像說不過去 XD
(林天霸:拎杯是有原則的土匪!)


今天去信義威秀看了2:50的【一八九五】,卻沒想到竟然遇上了導演洪智育
與男主角溫昇豪的QA場!真是讓我措手不及啊!所以也沒有想好問題來問,
真是可惜…。加上今天下大雨,褲子鞋子都濕透了,一身狼狽也不好意思找
他們拍照… T_T。導演的兒子拿著相機在前面一直拍,導演就說:「他是我
兒子啦!」旁邊還有一個小男生也跟著拍男主角,溫昇豪就說:「不過他不
是我兒子喔!」哈哈!超可愛的這兩個人~

在湯興割下辮子那段我整個就哭了  T_T
這種劇情真是我的罩門啊!(之前看300也是....囧)

電影本身的敘事方式其實蠻平實的,劇情上也沒有太大的驚喜,整體感覺更
像電視劇而非電影,但我喜歡全片該說客語就說客語的真實感。劇中的一句
「這樣我們就要改日本名字、講日本話、當日本人了」其實聽起來蠻有感觸
的。就好像原住民當初非要將名字改成漢名不可。台灣的定位一直都是很飄
忽不定的,不管是中國或是日本都影響台灣很深,可是台灣的自身價值在哪
裡,台灣先民的故事,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可曾在小時候聽過?還是我們聽
的依舊是華盛頓砍倒櫻桃樹、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或是桃太郎。歷史是
反省是借鏡,不是擋箭牌,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要珍惜這些過去,才
會更愛家園更愛台灣一些。

景色取的很美,也很自然。
請愛護台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流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