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hOA3o.jpg
很難說這部片好不好看,基本上是批判性很重的劇本,但又批判的痕跡
太明顯,顯得文縐縐、曲高和寡。關於階級制度、共產或是資本主義、
文明與野蠻的辯證題材,真的還是首推我的神片【鬥陣俱樂部】。用反
烏托邦式的題材雖然才足夠製造反差與衝擊,卻也容易因為過於強調象
徵性,而讓批判流於表面,也就顯得建立在現實常規上的【鬥陣俱樂部
】,更是諷刺深入到每個現代人骨髓裡,最重要的還不失娛樂性。

來覺得宣傳一直在強調湯姆希德斯頓的裸體,似乎也太膚淺了。但看
完之後覺得這強調得真適切。倒不是說湯姆在劇中純然在賣肉,而是他
的角色是如此的蒼白,徒具空殼。
highrise.jpg

湯姆飾演的萊恩始終穿著一套合身且符合禮節的西裝。這樣的他來到醫
院任職、搬進摩天樓嘗試著融入周遭的人群。但是對於低樓層的住民而
言,他的存在顯得「太多」了,相較周遭寬鬆花俏的嬉皮風,萊恩的合
身西裝相對拘束;但對於高樓層的住民而言,他又「太少」了,穿梭在
瑪莉皇后式的閣樓派對中,那套合身的西裝卻變得寒酸。或許這就是中
產階級「吃不飽也餓不死」的進退兩難,沒有衝動挑戰體制,也終身與
上流無緣。

Tom-Hiddleston-High-Rise-New-Trailer-Movie-Tom-Lorenzo-Site-8.jpg

同時,在他的辦公室與新公寓中都有成堆的紙箱未拆封,唯一拆封的只
有他與妹妹的合照。在失去僅存的家人之後,他仍然找不到一個歸屬。
然而就在他經歷閣樓派對的羞辱後,萊恩利用腦部斷層掃描報告,對當
時在派對上給他排頭吃的富二代,開了一個惡質的玩笑,欺騙他得了絕
症。不料,該學生竟絕望地跳樓自殺身亡。身為精神醫師卻玩弄了學生
的心理,萊恩的醫德隨之墮落,醫師身分也隨之死亡。他在外面沒有了
歸屬,只剩下摩天樓。


故事發生在一個架空的七零年代的英國,天才建築師企圖打造一個宛如
五指山的社區,宣稱接納各種社經地位的居民,強調打破藩籬、沒有階
級。雖然整個大樓像個人民公社,但事實是,還是有人比別人「更平等
」,享受更多資源。預想中的五座大樓應該像手指一樣,圍繞在代表掌
心的湖旁。但是這個社區外沒有湖,只有水泥地。本來概念應該是將人
類文明中的美好,捧在手中呵護走向未來。但在缺少生命之源的水域後
,也只是個如常的水泥叢林,所有的文明也在眨眼間轉為蠻荒。
4262.jpg

劇中的建築師名字叫做Royal,人如其名,他就是大樓的貴族、國王。
不管是妻子或是住民都是他的財產,縱使他不久前還甩了妻子一巴掌,
但之後還是去超市將她救回閣樓,就像以前的貴族出兵保護佃農一樣。
而挑戰他的王爾德,看見他的第一句話,就是要討回他的老婆海倫。即
便他不久前才強暴了那個他心儀許久卻不可得的夏綠蒂,即便他也從未
盡到丈夫或是父親的責任,他還是要他的老婆。因為對男人而言,女人
也是象徵身份的物件、財產之一。所以Royal有一個富家千金妻子,強
化他的國王地位;所以王爾德也必須有一個無怨無悔的妻子,讓他漂泊
的藝術家性格有個理所當然的停靠港灣。


這部片一直讓我想到【鬥陣俱樂部】中的一句話:「The things you
own, end up owning you.」─「那些你擁有的東西,最終都將擁有你
。」除了衣服、汽車、家具、公寓等物質之外,還有職業、身分、形象
,或是人。除了那些被用來強化男人外顯形象的妻子之外,底層的女性
,或者說弱勢族群,也時常成為頂層族群的玩物而不敢言。有趣的是,
這樣理所當然的弱肉強食,卻在不知不覺中被反轉了。當那些保護幼童
的女性偷偷帶著他們來到Royal的工作室時,表面上是一種投靠草原上
最強壯雄獅的概念。

tumblr_nv7nmxOtLJ1r3t3sio1_1280.jpg
可是當外來的另一隻公獅王爾德前來挑戰,並且殺死Royal之後,這些
女性卻不如非洲的母獅一般轉而投靠他,反而合力殺死了他。在此之前
,停電許久的大樓,才第一次亮起了燈,似乎就是那些躲在工作室的女
人用腳踏車發電而來的?同時也研究著如何運用這個閣樓的優勢,學習
當一個國王。

劇中不分階級的女性,運用了生理上的弱點,讓男性失去戒心之後開始
反撲。然而這讓這個故事成了女性主義電影嗎?倒也沒有,只是表達獨
裁的更迭且無關性別。如同最後從廣播現聲的柴契爾夫人。在這個結局
之前,也些許透露了大樓中女人只跟女人分享的心思:「萊恩是這座大
樓中最完美的物件。」就好像過去夏綠蒂是男人世界中的人盡可夫,萊
恩也會是女人世界中召之即來的小狼犬。

maxresdefault.jpg
萊恩的蒼白就像他奮力搶來的那罐白油漆,這或許是在他失去精神科醫
師身份之後,唯一一次極力證明自己身份的時刻。在他將公寓粉刷成一
片白之後,本渴望從親切乖巧的海倫身上得到一些讚許,卻只得到他是
大樓中最完美物件的答案。他是用來發洩性慾的、用來一起打壁球的、
用來切除額葉的劊子手,如果他拒絕,他就沒有在此存在的價值。萊恩
曾對夏綠蒂的兒子托比說,他小時候也是向他一樣,被霸凌、格格不入
。所以不管哪個族群,他都賣力表現,渴望被接納,將個人特色降至最
低,成為大家希望他成為的人。


萊恩最後看似守株待兔,等著大樓再次崩毀的那一天,卻沒有說出他的
目的,似乎也不是想成為那個國王,或是對於大樓的生態有更長遠的期
盼,或是從動亂中獲利。似乎只是像一般人一樣,盼望著外在的條件改
變後,就可以讓自己脫離現在的處境。殊不知,其實他只要走出那棟大
樓就好,只因為他認為這裡是他僅存的一切,再也沒有可能離開、重新
開始。一整齣戲下來,每個角色不論如何最後都會回到這座大樓中,卻
只有小托比,這個不願被別人稱作小教授的聰明男孩,自始至終都在一
旁觀察著大樓百態,在最後終於完成自製的收音機,接收到了外面世界
的廣播。跟萊恩一樣無法融入的托比,則選擇了與萊恩相反的路。

當摩天樓陷入瘋狂時,Royal「反省」地說道:「不是我給得不夠,而
是我給得太多。」這是個象徵品味與身分的頂級住宅,有著絕佳的設備
以及體面的鄰居。但大樓的水泥牆像壓力鍋一般,將人類的無止盡慾望
鎖在當中悶燒熬煮,所以人們總是把東西往外丟。食物、垃圾、屍體,
除了眼不見為淨外,也是壓力的宣洩。只是當電力供應如此基本的需求
都失能之後,人人平等與打破階級都是一場空時,也終於讓恐怖平衡開
始傾斜。所以「為什麼不逃出去?」、「外面的人都不覺得奇怪?」並
不是問題,而是離開這座大樓,只是進入一個更大、更廣、更高、更無
邊無際的摩天樓。這倒是有點像【海上鋼琴師】1900對麥斯描述世界是
一座無窮盡的琴的感覺。俗話說:「把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把手
放開,得到的是一切。」Royal的夢想藍圖隨著他的死去嘎然而止,所
以每個人也僅能謹守他們所熟悉的、緊抓他們所剩餘的。
high-rise-jeremy-irons-570x401.jpg

當收銀員開始自學法語後,超市的水果就開始腐敗,商品沒人補貨,垃
圾沒人收,環境沒人清理。有錢人開始宰殺寵物馬、寵物狗來吃,當馬
肉上桌時,Royal一把推開,萊恩與夏綠蒂倒是吃得津津有味。當每個
人都已經投靠野性的呼喚時,Royal或許是僅存的理智,但當人人皆已
脫去文明的外衣時,Royal的堅持也如同他的殘疾一樣,顯得軟弱無力
、不適者不生存。

雖然電影在批判階級,同時卻又讓人看見當「底層」勞工若不各司其職
時,世界將變成一場災難,最下方垮了,金字塔自然也沒了頂端。若是
因為資本主義造成這一切的壓迫與不幸,當樓塌成為平地的一堆瓦礫時
,又是否是更好的未來?

然而事實是,樓沒有垮,因為樓不能垮,人來人去,但那個框框、那個
制度不能倒,不管那是所謂的資本或是共產體制。不僅是既得利益者盡
全力捍衛,中下階層的人也同樣離不開這個慣性。與其說是在批判資本
主義,不如說是哀嘆人類社會的作繭自縛。每個人物都在空泛的泥沼中
沉浮打轉,讓整部片的批判力道像是打在棉花上,搔不到癢處。確實遠
不如【鬥陣俱樂部】最後,爽快地炸毀金融大樓,對資本體制做出驚天
動地的反擊,之後怎麼樣再說吧,沒了世界,至少旁白男與瑪拉擁有彼
此。而【摩天樓】卻是留下一片瑰麗的狼藉,最重要的人,則是沒入了
牆面、天花板或是家具中,化作虛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流汗 的頭像
    不流汗

    paradoxical paradox

    不流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