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時代雜誌封面。前面那一大桶便是參了氰化物的果汁。
這張照片我覺得挺符合瓊斯鎮的整個故事,
畫面前的小徑旁只有幾具屍體,然而越往後走卻是成百的亡魂,
就好像瓊斯鎮最初的以為的美好最後卻是以這樣的方式收尾。

剛剛看完。

除了荒謬與哀傷,我想這個真實事件也非常的毛骨悚然,雖然 Discovery
的重現影片已經相當含蓄了。一般正常人我想真的很難去理解這些宗教狂
熱份子的想法,加上這座人民聖殿堂的瓊斯鎮還包含了社會主義。

六、七零年代的美國,社會上充斥太多歧視、暴力,使得人民對於安穩、
平靜有更渴望的追求,因此對於宗教的信仰也就更加熱切,將希望寄託在
聖經書上所說的樂園。吉姆瓊斯的出現於是助長了這樣的渴望。這些狂熱
份子最初的目的都是真的相信瓊斯會帶給他們一個美好的環境,而窮斯鎮
最初應該也是如此,遠離城鎮、人群,與一群擁有共同目標的人過著自給
自足的生活。信徒是這樣,但教主,吉姆瓊斯是這樣想的嗎?

瓊斯的兒子幸運逃過大屠殺,他描述他的父親是個擁有極端的煽動力,但
是對生命或是人生卻是極度的悲觀主義者。資料畫面顯示瓊斯自稱為上帝
的代言人,塑造自己的偉大形象,然而瓊斯的兒子明白指出,他的父親從
頭到尾都很清楚自己是在欺騙信眾。然而或許瓊斯因為透過這樣的謊言,
從信眾的歡呼與贊同聲中,得到了在正常生活中所得不到的成就。很難去
講吉姆瓊斯是不是所謂的宗教騙子,畢竟他跟宋七力不同在於,瓊斯最後
也死於大屠殺之中。

由於議員與記者的到訪,讓想要離開的信眾有了勇氣與管道,接連十幾位
信眾的求去,使得原本就渙散的信心力更加岌岌可危。於是短短的一天之
中,吉姆瓊斯下令處死議員、記者以及所謂的叛徒。同一時間,當機場的
屠殺正展開時,瓊斯鎮上也為九百多名的信眾準備他們的最後一口果汁。

叢林的生活雖然自然但也相對困苦,將近千名的信眾對宗教不見得全都熱
誠,但卻絕大多數都是在社會上遭受到挫折,找不到棲身之所的人。在當
初種族歧視仍然高漲的時代,跟隨瓊斯到蓋亞納的不少信眾是黑人,或是
擁有黑人血統的孩子的人。除了在社會上看不見喜樂與希望,也擔心自己
的孩子該如何在這樣的社會中成長,於是他們跟隨瓊斯胼手胝足地打造屬
於自己的家園。然而時間久了,熱情與理想都是會消退的,尤其是從文明
世界來到這樣的叢林之中。為了維持這個小鎮,瓊斯開始高壓統治,除了
一個換過一個的末日宣言,還要讓他們用肉體記住嘗試離開的後果。

十五位信眾的離開,無疑對瓊斯是一種打擊。重現影片中的吉姆瓊斯有固
定在服藥,很難去推斷那是在治療什麼,但從瓊斯最後的自殺行為來看,
他本身絕對是有極強的控制慾以及精神疾病。他的目的不在騙財騙色,而
是掌控,因為對於社會現況的不滿,所以他出來佈道;因為對於社會的失
望,所以他要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理想的世界,一切都必須如他所願。而他
也明白他在鎮上所使用的管理手法,虐待等,將會隨著出走的信眾而曝光
,屆時他將失去這個世界、這座他所理想的樂園。瓊斯最後的自殺我相信
並非逃避刑責,而是他確實相信他的樂園及將崩解,決定與其一起死去。

一個堅持要死的人,當下他的思考中絕對沒有第二種選擇。即使信眾中有
人反對以死亡作為最終解決之法,這樣的聲音也淹沒在廣大的集體意識之
中。影片中描述瓊斯時常要信眾模擬集體自殺的過程,而到最後大家也發
現瓊斯老早就準備好大量的氰化物,可見瓊斯似乎早就預料到這天的到來
。然而一個人怎麼會因為聽了他人的話就選擇自殺?或許我們一般人真的
永遠無法理解狂熱份子當下的思考邏輯。就好像另一個知名的邪教自殺案
「Heaven's Gate」,所有教眾相信自己在死後將隨著彗星回到宇宙去。
長期的言論洗腦,封閉的社交圈,讓這些信徒只聽到一種聲音,聽久了也
就越像真的。加上原本的生活本來就不盡理想,而如今眼前就有一個機會
讓你脫離現在這副軀殼,去到更美好、更平靜的地方;除此之外,多半還
會伴隨著「來生」的觀念,倒不是佛教中所說的輪迴,因為那樣還是會回
到這個世界,而是另一種更高層次的型態,與神或是上帝共處的型態。

因此當一群人喊的激昂、高呼得熱情時,轉身便排隊領取屬於自己的那口
毒藥,荒謬卻也毛骨悚然。雖說人最終難免一死,而人多希望可以選擇自
己的死亡方式,而他們也多半是自願的,可是這樣的事件卻依舊叫人難以
置信。九百多位的信徒中,有將近三百名的兒童,有些甚至是在小鎮裡出
生的。要小孩從針筒中喝果汁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許多孩子是被強灌的,
被強迫的孩子發出哭喊,他們不知道那是毒藥,他們只知道他不想喝,然
而就連成人都無從選擇,更何況是孩子。九百多人中只有十多位躲進森林
逃過一劫,直升機空拍的資料畫面中,看不見小鎮的土地,因為上面佈滿
了一具又一具的屍體。


看完的當下腦中閃過一個想法就是:別讓瘋子拿麥克風。人的心很脆弱,
為了求一個歸屬與寄託,再離譜的言論、再可笑的團體都會加入。瓊斯鎮
事件還多了一個社會主義的主張,社會主義中只有群體,沒有個人,因此
任何一個異議都不被允許。曾經提過要離開的人變遭受到虐待,因而害怕
不敢再有任何違逆,也因為這樣,最終膽敢走出小鎮的只有十五個人。不
只是宗教煽動,看現在有多少團體的集體意識也是由少數人煽動出來的。
會用煽動就表示這些集體意識已經多半不具是非判斷,以及自我意識,自
我意識都不再『自我』而是群體的一部份。就像瓊斯鎮裡為應付記者的問
話,每個居民都必須與吉姆瓊斯練習對談,說出完美答案。因此這些人沒
有個體,他們看起來一樣,聽起來一樣,講起來也一樣,一個完美的群體
,堅不可破的群體。

瓊斯鎮的建造,讓我想起電影「海灘」。在都市叢林遭受挫敗與不如意,
因此來到美麗的大自然中創造一個paradise。只是想要尋找天堂,最後卻
有如置身地獄。不少電影都多少提到這樣的概念,「駭客任務」中的史密
斯對尼歐說,當初創造第一代的母體是個完美世界,沒有暴力、沒有苦痛
,然而人類卻無法生活下去。「衝出寧靜號」裡的米蘭達星上的居民,服
用『帕克斯』好讓人們消彌憤怒等負面情緒,最終卻是造成人民失去動力
,自我停止呼吸而死亡,甚至有一小部分人因為對此藥物過敏,反使他們
變成極度殘暴的一個族群。

當然電影或是這些概念倒不是說人不該追求安穩平靜,正因為人都追求安
穩平靜,才更應該小心別讓不肖之徒或是錯誤的觀念、理念佔據自己的心
靈。你很難去說這些自殺者是逃避或是軟弱,或許有部分人是,但一定有
部分人是真的無路可走。旁人總會說:一定有路可走的。但這是旁觀者清
,當局者迷的人生遊戲,或許只能問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什麼樣的大環
境要這些人選擇走上自我了斷以示抗議一途。難道瓊斯鎮事件真只是吉姆
瓊斯一個人操作出來的,整個社會或是政府難道沒有責任?

我想這是一個模式。宗教狂熱是一種呈現,現在台灣的名產黨派對立也是
,恐怖份子亦是。忘記是哪裡還是哪部電影聽到的,不過也不確定是不是
這樣講,那句話是:自我是最寶貴的,別讓任何人從你身邊奪走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流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